竹山县: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彰显旅游名镇新活力
| 招商动态 |2011-12-27
官渡镇位于鄂西北边陲,巴山东麓,是入川达渝之咽喉,秦巴文化之古驿,也是堵河航道上的璀璨明珠,素有“都府”之称。官渡镇距竹山县城64公里,全镇版图面积330平方公里,辖9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,共有55个村民小组18855人。
近年来,官渡镇党委、政府紧抓服务全县水电大开发的机遇,紧紧围绕移民建镇、特色产业、社会事业、和谐稳定和党的建设五大重点工程,着力培植精品烟叶、绿色食品、建筑石材、生态旅游四大产业,全力打造移民新镇、产业大镇、旅游名镇和区域强镇。
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注重生态文明建设,彰显旅游名镇新活力
狠抓招商引资,突破性发展旅游产业。武陵峡、桃花源是该镇发展旅游业的名片,抢抓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机遇,力争使武陵峡招商引资达到2亿元以上,用三到五年时间基本建成景区旅游接待设施,具备对外接待游客能力。以创国家AAAA级风景区为目标,高标准做好武陵峡旅游区修建详规,争取并实施官渡旅游名镇、新街旅游名村项目,把该镇打造成生态游、乡村游、自驾游、休闲游、度假游、探险游的重要目的地。
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建设。着力新建官渡镇游客接待中心、官渡民俗文化广场、民俗风情苑、自驾游营地,全面提升旅游支持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。围绕上档次、创星级、增特色,积极建设档次高、功能全的星级宾馆酒店,培育一批特色鲜明、服务优良的各档次餐饮企业,扶植一批方便市民、服务游客的特色餐饮网点。
做好文化与旅游结合文章,繁荣民间文化事业。举办好每年一届的秦巴民歌赛,争取将此项赛事打造成全省知名的旅游节会项目。办好秦巴民俗博物馆,建成AAA级旅游景点,打造官渡独有的文化名片,并使其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民间文艺人才培养基地。组建官渡民间艺术团,编排体现地方特色、供游客欣赏、为婚庆服务的游乐节目,定期进行演出。
开发旅游文化产品。把该镇独具地方特色的产品开发成旅游纪念品,重点做好山野菜、石材、剪纸、木器、特色菜肴、黄酒、茶艺、民俗表演、水上游乐等项目的开发,并形成规模,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。
注重生态建设,夯实旅游名镇建设基础。以建设南水北调优质水源保护示范区为重点,以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,提升生态环境质量。加快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建设,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,把官渡建成“山绿、水清、景美”的生态宜居乡镇。
完善集镇功能,创新社会管理,塑造移民新镇新形象
该镇有三大电站的移民任务,全镇有七个村是移民村,建设移民新镇,创新社会管理,解决遗留问题,实现稳得住、能致富的目标,仍然是未来五年的头等大事。
继续大力推进集镇基础设施建设。搞好政府办公楼、扇子垭防洪堤、鸽子岩大桥、污水处理厂、垃圾处理场、集镇绿化亮化、集镇滑坡治理二期工程、秦巴民俗风情园、居民休闲广场、传统手工业园等项目的争取和实施,进一步完善移民新镇功能。
进一步加强集镇规划管理。优化集镇规划设计,确保规划更加科学,执行更加到位。严格控制集镇和各移民集中安置点剩余宅基地管理,进一步完善集镇各功能分区,强化城建执法,统一集镇和公路沿线新建房屋的风格、色彩、外观,加大旧房改造力度,全面推行庸派风格建筑。
进一步加强集镇环境卫生管理。抓好居民良好卫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,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,下大功夫搞好环境卫生。
进一步加大移民后扶力度。利用三大电站共处一镇的优势,用好用活后扶政策,积极争取后扶资金、项目,将后扶和产业发展、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结合,加快移民致富步伐,确保移民过上富裕、稳定、和谐的新生活。
大力推进结构调整,做大做强主导产业,培植产业大镇新亮点
坚持以市场为导向,以优势产业和优势资源为依托,大力推进产业调整升级,通过多渠道引进资金、技术、人才,大力发展水电能源、精品烟叶、矿产石材、绿色食品、生态旅游、传统手工业等特色产业,增加科技含量,发展品牌经济,壮大龙头企业。